位于南港镇鹿起村,鹿起山在舒城县城南15公里,今南港和舒茶交界处,鹿起山山下茶棵青青,山上松杉苍翠。山上苍松翠柏,郁郁葱葱。登山孔道分别自东、西坡蜿蜒而上,直至峰顶。原有南岳行祠,巍峨壮观,内有“走马转心楼”,朱栏玉砌,建筑别致,为佛教圣地,毁于解放前夕。祠前有试心台、洗剑池诸名胜。据《舆地纪胜》中的“岳山图跋”记载:闻古有一名僧来此,见梅花鹿从山中穿行,遂命名为鹿起山。因山中林木繁茂,每逢天朗气清之时,水汽蒸腾上升,山岚之气氤氲缭绕,似轻烟笼罩山峰,南岳行祠若隐若现,如琼楼玉宇,被称为“鹿起晴岚”。
鹿起山原为舒城县四大名山之一,海拔330米,山巅有古刹龙泉寺,山上古木参天,轻烟缭绕,岚气幔升。四时风光,景色独新,故此得名。
附古诗二首:
鹿起晴岚
(明)芒文缜
百折苍崖一径穿,苔华(1)踏破步难前。
云生阴壑(2)晴犹雨,石垒危峰(3)翠石疑天(4)。
星月夜浮(5)高庙树,风雷时起古湫泉(6)。
山林有意清诗骨,故把松风咽管弦。
选自清光绪《续修舒城县志·艺文》。
作者芒文缜,江西临川人。明洪武年间任舒城县教谕。诗文俱佳。
注:
1)苔华:青苔。
(2)阴壑:深谷也。
(3)危峰:高峰,险要貌。
(4)翠石疑天:青绿色遮蔽了天空。石疑,遮蔽。
(5)浮:超过的意思。
(6)湫泉:深水潭。
(7)咽:声塞。
登鹿起山
(明)秦民悦
山名鹿起壮舒鸠(1),垒翠(2)奇峰爽气浮(3)。
立宁(4)望只居红日下,登临已出紫云(5)头。
灵波石惯生风雨(6),古庙檐疑(7)逼斗牛(8)。
回首青松响泉濑(9),依稀时听韵呦呦(10)。
选自清嘉庆《舒城县志·艺文》。
注:
(1)山名鹿起壮舒鸠:鹿起山使舒城山河壮丽。壮,壮美;舒鸠群舒之一,这里借代舒城县。
(2)垒翠:层层叠翠的山峰。
(3)爽气浮:指鹿起晴岚。
4)立宁:同“亻宁”,久立。
(5)紫云:祥瑞的云气。
(6)灵波石惯生风雨:清亮的水波冲击在石头上飞起了细雨。灵,美好的意思,这里可理解为清亮的水。惯,放任,纵容,这里是任意随意的意思。
(7)疑:疑惑。
(8)逼斗牛:接近斗牛。斗牛: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。
(9)濑:湍急的水,水激石间为濑。
(10)呦呦:(读yoúyoú),鹿鸣声。这里是形容湍急的山泉发出的声响。